星期日在德國很可能會餓死。
12小時從上海風塵僕僕終於飛到了慕尼黑,一出機場零下四度的冷風迎面吹來,這時候才真正感受到我又來到了一個冷的要死王國,雖然沒有下雪,但在路邊的殘雪仍然反射著陽光,照在街道上一棟棟尖塔造型的房舍,像是童話故事的畫面,我仍然感動不已,儘管已經24小時沒睡好,在清晨六點的慕尼黑街頭,我還是坐在街邊,手拿著熱咖啡,享受著仰望日出的美好。
而悲劇也是從這一刻開始演出。
從機場直奔慕尼黑中央車站附近的旅館check in後,我就開始今天的行程,一路從寧芬堡跑到瑪麗廣場,到了中午想在瑪麗廣場附近找個餐廳吃飯的時候才發現兩邊的餐廳幾乎全都沒開,我還在納悶這麼熱鬧的觀光區大家怎麼都這麼晚開店,同時我也看著google map往附近的超市走去,想說去超市買個麵包填飽肚子也不錯,到了REWE超市門口,我在電動門前站了快一分鐘都沒有反應,這時我才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 : 德國週日包括餐廳,商店,超市等服務業是全部休息的,就算再熱鬧的觀光區也一樣,這是德國法令所規定的,唯一例外的就是我早上買咖啡的火車站地下街,難怪早上我還在想為什麼每間店都人山人海,現在才知道原來這才是德國的週末日常。
最熱鬧的週日,在我們眼裡絕對是服務業賺錢的黃金時段,而德國卻規定要求大家休息,把假日留給自己,留給家人,反應出的正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價值觀差異,且不評論這樣的政策是對或錯,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它真真實實的存在在一個遙遠的國度裡,旅行,好像也就是這樣,走進一個個文化與東方世界迥然不同的國家,然後試著了解,試著融入,看得越多了,好像自己也越來越習慣與差異共處,而不再只是活在那安穩的舒適圈中。
今天恰好還遇到了慕尼黑傳統的狂歡節,我查了一下還是搞不清楚狂歡節到底是定義哪天舉行,只是這個星期日從查理廣場到瑪麗廣場都擠滿了花車遊行跟變裝的當地人們,不分老少拿著酒瓶,大聲唱歌,花車上的小孩不斷向外丟著糖果,因為商店都沒開,大家擠在車站裡唯一的超市排隊買買麵包跟啤酒,然後就在廣場旁邊找個椅子曬太陽,帶著家人看遊行,嗯,我好像稍微能夠體會週日休息日的幸福了。
儘管我的慕尼黑第一天晚餐也是只能吃超市麵包跟罐裝柳橙汁。
好啦我還有買啤酒,牌子多到我眼花,有推薦的牌子嗎@@